形态描述
雌 体长5mm;前翅长4.5mm。体浅红褐色。头(除其较低部分)和腹部后方几乎褐色。须和腿浅褐色,后足胫节端半黑色。触角暗褐色,基部色较浅。翅色浅;翅痣黑色。
头 背面观宽为中长的2.0倍(图173);光滑,但具稀而弱刻点;上颊在复眼后方直线状收窄,其长为复眼横径的0.67倍,单眼区底长为侧长的1.3倍(图173);POL几乎与OD等长,为OOL的1.4倍;复眼长为宽的1.6倍;颊长稍大于复眼长的0.1倍,为上颚基宽的0.5倍;颜面长几乎为复眼长的0.5倍,为颜面宽的0.83倍(图174);唇基宽为中长的1.8倍;具弱刻纹;幕骨陷间距为幕骨陷至复眼间距的4.5倍(图174);触角31节,第1鞭节长为其最宽处的3.0倍,比第2节稍长,端前节长为宽的1.6倍。
胸长为高的1.3倍;光滑,但具稀而弱刻点;中胸盾片密布短毛,仅侧面无毛;盾纵沟明显,内具平行刻条(图175);小盾片前沟长而光滑,有高的中脊;胸腹侧沟深而窄,两次弯曲,具粗糙并列刻条;小盾片拱隆;并胸腹节有一些不规则强脊,基部光滑。
翅(图176) 前翅缘室稍短,1-R1脉长为翅痣长的1.2倍;r脉发自翅痣中央;3-SR脉长为r脉的8.5倍;3-SR+SR1脉长为r脉的8.5倍;3-SR+SR1脉前端稍弯曲;2-SR脉长为r脉的2.0倍;cu-a脉后叉,为1-CU1脉长的2.5倍。后翅M+CU脉长为1-M脉的4.0倍。
足 腿节窄;后腿节长为宽的4.7倍;第2跗节长几乎为第l节的0.5倍,几乎与第5节等长。
腹 扁平;第1背板从基部到端部明显并几乎是直线加宽,在背板中央前方有气门突起(图177);第1背板长为端宽的0.77倍,端宽为基宽的2.2倍(图177);该背板具粗糙皱纹,末端光滑;第2+3背板长为第2背板基宽的1.3倍;下生殖板强度扁平,完全弯曲,密布长毛(图178);产卵管鞘长而平,两侧平行,端部有明显的刺,在端半密布刚毛(毛长几乎等长于鞘宽);鞘长为最宽处的6.0倍(图178),为第1背板长的1.3倍;产卵管细长,稍向下弯曲,具1端前背缺刻(图178)。
雄 不明。
标本记录 1♀(ZJUH),广西乐业,X.1982,王彬,No.826451
头 背面观宽为中长的2.0倍(图173);光滑,但具稀而弱刻点;上颊在复眼后方直线状收窄,其长为复眼横径的0.67倍,单眼区底长为侧长的1.3倍(图173);POL几乎与OD等长,为OOL的1.4倍;复眼长为宽的1.6倍;颊长稍大于复眼长的0.1倍,为上颚基宽的0.5倍;颜面长几乎为复眼长的0.5倍,为颜面宽的0.83倍(图174);唇基宽为中长的1.8倍;具弱刻纹;幕骨陷间距为幕骨陷至复眼间距的4.5倍(图174);触角31节,第1鞭节长为其最宽处的3.0倍,比第2节稍长,端前节长为宽的1.6倍。
胸长为高的1.3倍;光滑,但具稀而弱刻点;中胸盾片密布短毛,仅侧面无毛;盾纵沟明显,内具平行刻条(图175);小盾片前沟长而光滑,有高的中脊;胸腹侧沟深而窄,两次弯曲,具粗糙并列刻条;小盾片拱隆;并胸腹节有一些不规则强脊,基部光滑。
翅(图176) 前翅缘室稍短,1-R1脉长为翅痣长的1.2倍;r脉发自翅痣中央;3-SR脉长为r脉的8.5倍;3-SR+SR1脉长为r脉的8.5倍;3-SR+SR1脉前端稍弯曲;2-SR脉长为r脉的2.0倍;cu-a脉后叉,为1-CU1脉长的2.5倍。后翅M+CU脉长为1-M脉的4.0倍。
足 腿节窄;后腿节长为宽的4.7倍;第2跗节长几乎为第l节的0.5倍,几乎与第5节等长。
腹 扁平;第1背板从基部到端部明显并几乎是直线加宽,在背板中央前方有气门突起(图177);第1背板长为端宽的0.77倍,端宽为基宽的2.2倍(图177);该背板具粗糙皱纹,末端光滑;第2+3背板长为第2背板基宽的1.3倍;下生殖板强度扁平,完全弯曲,密布长毛(图178);产卵管鞘长而平,两侧平行,端部有明显的刺,在端半密布刚毛(毛长几乎等长于鞘宽);鞘长为最宽处的6.0倍(图178),为第1背板长的1.3倍;产卵管细长,稍向下弯曲,具1端前背缺刻(图178)。
雄 不明。
标本记录 1♀(ZJUH),广西乐业,X.1982,王彬,No.826451
分类讨论